Monday, August 22, 2016

SoP編修心得分享(統計、跨領域)

和Eva的合作經驗很愉快,從她豐富的學術和工作經驗中對於統計這個領域的有進一步的認識。很高興她即將要去UCLA就讀統計碩士班,享受LA的陽光:P。把她po在PTT的編修心得分享轉po到這裡,供讀友參考。

作者Evagelion (Eva)
看板translator
標題[心得] 推薦Aboa修改留學SOP,大好評!
時間Sat Aug 13 16:55:53 2016
 ◎ 項目為必填項目,詳細請參閱 #1KEr8OrU (translator)

◎帳號(譯者或案主):aboa

◎評價(正評或負評):正評

○事由:

<起源>

我是申請跨領域學位的,從財政轉到統計其實跨度不小
自己英文程度還好(GRE AWA = 4, TOFEL W = 28)
也有上過很多如何寫SOP、CV的課程
包括留學版、Google上關於寫SOP的文章

但坦白說,我覺得自己寫出來的SOP依舊不到位,有種「很難深耕我的經歷」的感覺

<尋找譯者>

一開始我寄信給許多譯者,包括看譯者版、留學版的多篇推薦文
後來選擇Aboa的原因是因為,我在留學版看到她寫的寫SOP教學文章
有篇第二次申請學校的心得雖然非SOP編修相關,但我覺得她的態度非常讚!
馬上寫信詢問她,也很開心24小時內就收到她的回覆:)

(價格方面我也覺得很經濟實惠,畢竟詢問過其他編修譯者也有到五六千以上的
而便宜的編修(約1000台幣以下的)則沒有像Aboa一樣提供方向、故事選擇和深耕情節
大多只是修改英文詞彙讓語句通順而已@@)

<開始編修 - 1st>

如同第一段所說的,我自己已有深度琢磨出一份SOP
但因為轉領域的關係,總是無法寫得很到位
而給Aboa看過第一次後,她很厲害的馬上點出我有問題的部分
(還沒到編修部分,只是在確認寫跨領域SOP的幾個點)

這感覺有點像我當初選擇的「故事」還不夠凸顯我跨領域的決心
而Aboa透過我的CV看到我的經歷後,幫我看還有哪些我個人的經歷可以包裝成「故事」
比較不像一般潤稿只是修改字詞,而是真正選定SOP的方向
我個人認為這對於要轉領域的人來說,相當有幫助!

<開始編修 - 2nd>

接著,在我第二次選完SOP題材後,我又寄了第二份稿件請她看
坦白說,我第一份SOP跟第二份SOP大概有40%內容都被我大改過
我當時還想說Aboa不曉得會不會因為內容不同而額外收費XD
但很慶幸的是,可能是因為第一份SOP只是確定動機方向,所以沒有額外收費

收到我的稿件後,Aboa就開始編修
不得不說,拿到編修後稿件後,我相當滿意她編修的結果
具體特點有:
1. 深耕我的經歷
例如我原本寫,我拿過創業比賽冠軍,想深入研究消費者行為
她可以改寫成,因為我用A統計方法分析消費者行為,所以獲得創業比賽冠軍
入學後我想繼續學B,C,D統計方法來更深入分析消費者偏好
(當然,A統計方法我確實有用過,只是當初比較想凸顯冠軍這件事而沒寫XD)

2. 用字遣詞
改錯字也就罷了,大概因為Aboa本身在國外唸許多年的書(?)
所以比較能用外國人的用字遣詞吧
至少看起來比我自己寫的還順眼哈

3. 給評語建言
Aboa很棒的是,她會在編修的Word檔裡加註評語或想法
說明她這樣改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哪裡可以深耕加強的? etc.

<結論>
最後,我用這份SOP上了UCLA,也上了另一間德國學校(含獎學金24000歐元)
個人覺得,不論用我最後的申請結果,還是中間編修狀況來說
Aboa都是很棒的選擇!
總結: 推薦Aboa給申請學校的人、特別是跨領域申請者 :)



Thursday, August 18, 2016

今年的夏天不一樣


(這純粹是一篇夏日炎炎情感豐富的喃喃自語文)

今年夏天,一如往常的回台灣找朋友,見老師,去圖書館工作,順便到處遊玩(誤)。不一樣的是,這次見到幾位過去家教學生和編修客戶,初次見面,從Skype通訊和email通信,變成面對面的談話對象,是很有意思的經驗。在談笑中,分享各自的專業,回味準備留學的甘苦,也交換不少關於生涯規劃的想像。我對來說,除了增長了不少知識(大家的專業都不同,隔行如隔山啊~),對於自己英文教學和留學文件編修等服務,有了直接的「使用者經驗」的回饋,激發出許多新鮮有意思的想法和做法。

下一個申請季節又快到來,美國的學校也即將開學。祝褔這個夏天要出國的同學,也相信今年秋天,會有機會繼續陪伴許多有緣人,在英文學習和留學準備的過程中,一起走一段路,期待明年春天的豐富報償。




Thursday, July 28, 2016

寫給第二次申請的你--如何讓你的SoP更有力


針對「第二次申請」的相關文章本來只想寫一篇的(請參考寫給第二次申請的你/妳),但近日正好因為教學和編修的關係,有機會進一步思考第二次申請寫作SoP的要訣,回頭看自己的舊文,發現之前討論的多集中在心理調試、時間安排、和強化條件上,對於SoP寫作本身的討論不多。反省(XD)一下之後,在這篇文章,將討論一下在「申請領域相同,研究對象也沒大改」的情況下,撰寫第二次申請的SoP時,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

首先就用自己兩次申請同一個博士論文獎學金的研究計畫書來當例子,雖然博士論文研究計畫和申請學校SoP兩者的篇幅和內容細緻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寫作的要領有共通之處,因此也就藉題發揮一下,用自己失敗和成功的經驗,作為大家寫作時的一點參考。

我曾經先後兩年申請了蔣經國基金會的博士論文獎學金,蔣經國基金會是台灣一個非常重要的獎助單位,主力在支持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我當時申請的是資助博士論文寫作的一個獎學金,第一年備取(但既然獲獎可以拿$$,獲獎人基本上都不會放棄領獎,所以我也就沒備上),第二年正取。除了申請結果不同之外,博士論文題目沒有改變,寫推薦信的老師們對我不棄不離,所以是同一群人,執行研究的也還是我本人--這是一個一切都是原班人馬的概念啊。在控制了這些變因之後,剩下的目標就很單純了(但單純不等於簡單啊:P),那就是如何在既有的研究框架和材料上再出發,勇敢的向曾經嘗試過的目標再挑戰一次。

第一個步驟就是克服心理障礙,拿出去年沒成功的研究計畫/SoP,確認一下有哪些是要保留的地方(研究領域、題目等等)。接著就是重點了,要想想自己過去這一年,針對這個研究題目進行了哪些相關的活動,例如尋找了那些研究材料、是否進行相關的實驗、或者有相近議題或論文出版或會議發表等。要注意,一定要與該研究(直接)相關的活動才寫,非直接相關者,可以考慮,但不必優先寫入。因為理論上來說,既然決定要申請第二次,且研究領域和題目又沒大改變,基本上申請人在一年的準備期當中,應該比較可能繼續從事與該研究相關的工作或活動,可以寫的題材絕對不會少。因此在撰寫第二次申請的SoP時,作者本人對於過去一年的學經歷內容要有所取捨,這樣才能集中火力,透過過去年的相關成果,說明自己是一個有執行力的研究者,對自己所選擇的領域和題目有持續地投入,從學術面向入手打動審查委員。

我自己覺得,若自己第二次所寫的獎學金申請書中,有什麼加分的地方,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我利用一年的時間,真的去查找了計畫中所提到的研究材料,而且對於這些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觀察與認識(具體的材料分析必須等到寫博士論文實在詳述,當然在研究計畫中無法寫得太多),基於這些收穫,能更確實的證明自己博論題目的可行性和學術貢獻。當然在那一年中,我也有一些相關的發表經驗,得到不少聽眾的回饋,這些寶貴的意見也有助於我充實自己的研究論述,更妥善得描述自己博士研究的趣味所在。

再者我想從文件編修者的角度來討論第二次申請的SoP寫作。從這篇文章寫成後的兩三年間,我有編修了多篇第二次申請的文件,也得到很好的成果。累積了一定的信心之後,也得到一些心得在這邊分享。首先,寫第二次申請的初稿時,雖然以第一次申請的SoP為出發點,但在結構上極有可能需要大改,打破原有的段落分配,以最有效率且合理的方式呈現內容。

理論上第二次申請時,申請人對於自己的申請動機、目的、預期成果等都應該有更明確的看法,故若第一次申請的SoP是按圖索驥(姑且別說是瞎子摸象),第二次申請的SoP就該寫的提綱挈領。在寫作時,必須督促自己一開始就明確寫出自己的學術興趣、研究對象、預期貢獻未來規劃。將重點一次全部簡要說完後,再於接下來的段落中一一敘述(實際寫法參考前面的第四段)。第二次申請,SoP沒有寫流水帳的空間(應該說不論如何SoP都不該成為流水帳,但初次申請時,在對自己了解未深且不熟悉SoP寫作原理的情況下,還可說情有可原)。第二次申請時,則務必透過各段落明確的旨意、具體且連貫的內容,具體展現自己累積的學術實力。以此為前提,重整段落佈局與內容分配,達到文件的最佳效果。

基本上這篇分享文是基於博士班申請來寫的,但若你要申請的是碩士班,雖然可能沒有很確切的論文題目,但基本上第二次申請的領域總不會改變太多,那麼相關的工作經驗或專題研究經驗一樣是可以切合申請要點而為你加分的內容。

炎炎盛夏,這篇文章和揮汗(如果你開了冷氣...那就當我沒說:P)準備留學文件的你共勉之,在溽暑耕種的田地,秋收冬藏,來年有好收穫喔。





Saturday, June 25, 2016

Miss Wu 開課衝衝衝 (III)--課堂討論的藝術



(圖為學期中忙裡偷閒跑去Sequoia National Park 度假所攝)

(開課系列文前情提要開課開場白課程大綱是什麼

為期十週的quarter system真是馬不停蹄,期末成績都已經送出了,才有空來寫課堂討論的心得回顧。有別於目前比較常見的,從學生立場來寫的美國上課心得,這篇心得是我以授課老師的立場來寫的,內容也比較偏重教學方法和活動的討論,專業的部分較少(有人想跟我一起讀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的東西嗎哈哈)。除了盡量捕捉課堂討論的實況之外,希望透過自己當老師的經驗,讓讀者知道課堂討論的邏輯和運作方式,如果有一天去美國當學生,能知己知彼(老師),將課堂討論的學習效果發揮到最大。

課堂討論一直是不少留學生面對的主要挑戰之一。產生這個挑戰的原因有很多:如聽不懂老師問的問題、跟不上上課討論的節奏(英文思考比較慢,或者想講的東西被同學講走)、不習慣聽到自己的聲音,要大聲講英文會害羞等等。這些原因有些是主觀的、有些是客觀的。例如每個老師的風格不同,每個班級組成同學的氣質也不同(例如若班上有特別aggressive的同學,大家的發言機會可能都會受到影響),每個同學的個性也不同(有些人喜歡隨口就說,有些人非得把發言的草稿寫好才開口)。這篇短短的心得無法兼顧各種特定的狀況,只能就最普遍的情形來討論,讓大家日後遇到各種狀況時能有個參照,能快速適應環境,調整自己的步伐。

過去一學期我教的是討論課(seminar),理論上學生需要從課前閱讀和課後討論中找到答案,老師是不講課的。在這個設定下,每週三小時的討論課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腦力密集的活動(沒人開口說話就等於沒上課)。在課堂上,老師的角色比較像是個主持人,透過簡短的介紹和發問,引導學生發言,讓學生從討論中確認議題並找到答案。當然,老師所做的並不只是單純提問而已,而是要觀察學生針對問題的反應和回答,調整自己提問的內容和方向,讓討論能持續並順利的進行。

上面說的有點玄,這些功夫也不很快就能學的起來,更別說是爐火純青了。幸運的是在我開課之前,已經有兩年當助教帶課堂討論的經驗,似乎是學校或系上的規定,授課老師(就是負責lecture的老師,也是助教的supervisor)會去觀摩助教的討論課,並針對上課的情形給助教建議。我合作過的老師都很認真,常躲在最後一排打瞌睡減低助教緊張,其實偷偷做筆記,鉅細彌遺的記下很多自己身在討論課中無法注意的細節,例如:

「你發問之後要等久一點,讓學生消化一下你的問題,不要急著自己講出答案。」
「你帶討論的時候都習慣看右邊,左邊的同學舉手你都沒看見耶。」
「剛剛有些同學回答的內容不完全對喔。你在鼓勵同學的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對文本的理解要正確喔。」
(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大小問題,我真的很懷疑我的老師們真的在打瞌睡嗎XDD)

各種問題中,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要有耐性,等待學生思考消化我的提問,不要急著自己開口說話。一方面是我天生個性比較急,大概等個三秒(誤)就覺得受不了,想打破教室裡的沈默。二方面因為時常寫作,或習慣不停修改自己的表達。這兩者加總起來就會產生一個靜不下來又一直不停自我修正的老師(光是想像就覺得很可怕吧哈哈)。後來教學經驗增長,時常提醒自己要有耐性,並且不僅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也鼓勵他們針對我的提問發問,這樣有助於更進一步掌握我的表達和學生的理解之間的差異,透過持續來回的溝通,帶領學生從了解問題開始回答問題。

當然啦,因為我目前授課的對象是大學部的學生,學生的學術訓練尚淺,對於課堂閱讀材料的掌握有時可能不甚理想,也比較容易出現沈默或不了解老師發問的狀況。此外由於課程沒有設定擋修,所以同一門課長每個學生的背景知識程度也有差異。如這次我的班上,有些同學已經上過完整的中國通史(lower division,開給大一大二的通識課程),也上過我的老師們所開設的中國歷史相關的討論課(upper division,開給大二以上主修歷史的討論課);有些同學這次是第一次上東亞歷史相關的課程,光是搞清楚中文姓名中姓和名的位置,就花費不少時間。面對這樣背景知識不一的班級,我的做法是讓同學彼此之間互相學習,例如請有中國史背景的同學簡介相關的時代背景,請其他同學觸類旁通,援引他們在其他歷史課堂上(例如世界史、美國史,或歐洲史等等)學習過相關的例子,提供一些比較的觀點。此外,多和時事連結還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例如有一週我們討論二十世紀初期大學和中國政治的關係,就以當前大學和政治的關係做引子,同學們感到過去的歷史和當下的自己切身相關,談的熱切,也就學的熱烈。

不論是那一種帶領討論的策略,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同學了解課堂閱讀材料的學術脈絡、主要的論證、以及針對這些論證所採用的方法和材料做出批判性的思考。我一向認為發表己見固然重要,但欣賞他人的研究興趣,能穩健地評論他人的學術貢獻,才是健全學術發展第一步。有一種受過訓練的學術同理心,才能不卑不亢的面對自己的研究,這也是教學的目的。配合設計好的學期課程大綱,帶領學生在學期中,逐步培養和課程主旨相關的背景知識,到了學期末,學生的背景知識比較完備了,和學期初相比,對於相關議題的掌握程度增進不少,更加言之有據,這也間接證明了這學期討論課的成效:-)

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我會分享(剛改完期末報告...)為期十週的寫作培養過程。如何把一群小樹苗拉拔成新生的樹林?請看下回分解。


Sunday, June 5, 2016

SoP和CV編修心得分享 (HCI人機互動)

和這位客戶有長達兩個多月的合作,修改了不下數十份文件,讀到這篇編修的心得文,好像又回到當時一起拼deadlines的時光:-)。有幸幫助她錄取多間人機互動的知名學府,也把心得文放在這裡,供讀友參考。

作者  estelle220 (嗚啦啦)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推薦Aboa留學文件SoP & CV編修(HCI申請)
 時間  Mon May 30 13:50:11 2016

◎帳號:aboa

◎評價:正評

○事由:

我申請的科系是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機互動)。這個科系需要的是對於資訊、設計及"人"有濃厚興趣的人就讀,由此也可發現這樣的SoP及經歷必然會包羅萬象,並且需要在字裡行間讓讀者感受出我對於探索"人的需求"有興趣。

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我其實一直思考著要找中文母語譯者還是英文母語譯者,考量到這樣背景的科系需要申請不同學院的系所(School of Information,Engineer, and Design),以及我本身故事的複雜性,我最後選擇中文譯者,也透過本版的心得分享找到Aboa。

CV編修 兩頁編修,來回修改兩次,約十天
在編修的初期我先請Aboa幫我編修CV,同時也附上SoP的初稿給她,讓她可以更快了解我的背景。Aboa在第一次的修改回覆了我滿滿的紅字(本來以為我的履歷已經差不多了,真的有點嚇到XD)也針對履歷的內容給予建議。

在回覆第一次的編修時,我也會用中文附註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讓Aboa回覆我下一輪的編修稿時可以同步回應我的問題。CV的寫作對於每字每句都需句句斟酌,空間需要被最完善的利用,Aboa的完稿讓我非常滿意,讓讀者可以更一目瞭然的看見每一個經驗的細節以及我獲得的實質經驗。

SoP/Essay編修 500-1300字的多份文件,來回修改2-4次,約兩個半月

確實如同版上很多學長姐所說,寫SoP絕對是讓你更了解自己為何要出國、為何要念這個科系的歷程。從考完所有考試以後,每天一睜開眼,幾乎都是在回答自己這些問題。現在回頭看自己的初稿,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字形容阿XD。可以想見這幾個月中的成長與改變會有多大了。

衷心建議大家多找在國外唸書、工作的學長姐幫你看一下,透過旁觀者的角度能有很好的討論,他們也可以讓你知道文章傳達的感覺及需要修改的地方,而好的譯者也絕對是幫助你釐清這些問題的推手。

人生越是精采,有時越難以釐清自己何時決定走上出國這條路,好像有很多理由想說,卻沒有一個清楚的脈絡讓初次見面的人馬上理解自己的動機。這就是我當時剛開始寫SoP的感覺,對於未來,我已經有很明確的目標想做,但對於動機我卻很難用這麼精簡的字來說我的故事。此時Aboa就扮演了一個非常好的角色,因為我本身的優柔寡斷,遇到Aboa的精闢果決,她會仔細地看過我的每個文句,也會不厭其煩地透過EMAIL確定我寫下該句想傳達的意念,透過一次次的溝通與了解,讓我可以用中文輕鬆討論我的想法,再從中文正式文件寫作的邏輯思維轉換為英文寫作思維,一起在每間學校所要求的不同格式中找出committee會想看到的邏輯脈絡,客製化完成這一份份的文件。

申請過程中某間學校有要求繳交五頁的essay,我也麻煩Aboa幫我一起編修,主題是針對曾經使用過好/不好的介面來做論述及討論,其中我做了一些行銷、使用者需求及設計概念的分析,橫跨了很多領域的資訊,Aboa也在極短的時間中完美的幫我調整內容,記得我們為了某一段的行銷手法該放上面段還是下面段特地通了幾次信,最後完稿才能讓語意更加順暢及具邏輯性,順利地趕上學校的deadline,完全感受到Aboa跨領域能力的強大阿!

結語

非常感謝Aboa在這一路上的支持與鼓勵,由於和美國有時差的關係,在趕其中某幾間學校的時候,常常就是睡前傳文件給Aboa,睡醒就有改好的文件讓我可以繼續趕件,真的辛苦Aboa了!同樣的語意該如何用更正式、更精簡的方式傳達到位,從讀自己被改過的文章中也有很深刻的學習,讓我非常的佩服!當然還是建議版上的各位若是決定要找譯者還是提前開始作業,讓案主及譯者都能有充足的時間,充分檢查以後再繳交出你的文件。

每次收到Aboa的信都感覺她非常有活力,即使美國當地時間再晚也是,這樣子的回應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激勵,也因為這樣我才能努力的撐到最後,最後也順利上了Cornell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University of Maryland,謝謝Aboa的幫忙,感覺通信到都變成筆友了,
在這邊也誠心推薦給需要的板友!

Friday, May 20, 2016

從留學考試到學術英文寫作--Part IV 從摘要寫到研究討論


(圖為初春教室外的花園一景)

迎接週末,又是寫稿的好時光啦
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居然已經是一個月之前所寫的=.="
相信在這一個月中讀友們應該有照著關鍵字與摘要練習法裡面所教的方法來練習吧
(真是一個樂觀的老師哈哈)
現在趕快來說說完成摘要後的下一個步驟

先說明一下定義:「摘要」是客觀的紀錄所讀文獻的內容,「研究討論/literature review」有立場的評論既有研究。這個「立場」則是建立在兩個前提上。一:你對該領域有一定認識或正在努力認識;和二:你即將在這領域進行自己的獨創研究。根據這兩個前提,「研究討論」是既有研究和自己未來研究之間的橋樑,橋搭得好,除了可以證明你對研究現況的掌握,更讓讀者能肯定並支持你未來要進行的研究。這些能力都和SoP和獎學金申請計畫書的寫作息息相關,是開展學術活動的第一步,也是在日後研究生涯中需要不斷精進的能力。

摘要可以看成是寫文獻回顧的準備,當你針對單篇研究一一寫摘要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製造文獻回顧的一片片小拼圖。當然這些拼圖並不是方方正正,而是各有凹凸,這些凹凸就是由作者(你)所設計的銜接點。在進入文獻摘要的時候,先回想一下為何閱讀這些文獻?一定是因為他們有某些共通之處(處理類似的問題、應用類似的理論或研究方法、或者在問題和方法上有互補和辯論)。這時可以善加利用寫摘要時所標定的「關鍵字」,將單篇摘要的關鍵字提升成整篇研究討論的關鍵字,這樣很快就可以進入文獻回顧的寫作步驟。

以下舉個簡單例子:例如針對modernity這個關鍵字,我已經寫好三篇相關研究的摘要,目前要以這三篇摘要為基礎,來寫一篇關於目前學界針對modernity研究的文獻討論。首先我們可以用modernity來造一個主題句:

In recent years, the notion of modernity has reignited a heated debate on the evalu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s in modern times.

接下來就是將各篇文章摘要引入文獻討論中。比如我所討論的作者有A、B、C三位,作品各是a、b、和c。接著主題句之後我可以針對這三位作者的研究各寫一句短評:

A has develop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examine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colonial cores and peripheries in the making of modernity in her groundbreaking work a. Conducting his research on this foundation, B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Shanghai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how the musical forms of the West adopted local contents in Asia. In the same vein, C shifts the focus away from coastal cities and examines the cultural market in the old imperial capital Beijing.

這一段濃縮的摘要,運用了許多"reporting words"來敘述文獻內容 ,例如 develop、show、shift the focus、examine等等。相關的動詞還有很多,例如describe、suggest、find等等。這些動詞的共通性在於不作太多的價值判斷,而是以陳述文獻內容為主。關於這些動詞,可以參考Swales and Feak,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2nd edition, p. 163一個整理得相當好的表格。類似動詞也可以時常交替使用,才不會詞窮,寫作也會更生動活潑。

以上三句是從原本的摘要中提煉出來,簡要客觀敘述各篇文章的內容,為底下的評論鋪陳。當開始寫評論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引入自己的聲音。許多人剛到美國讀書時,常被老師批評只對文獻進行了歸納整理而沒有提出自己的評論。也有不少人時常困惑,怎樣的內容才算是自己的評論?我已經將文獻來來回回讀了好幾遍,摘要也寫得很完整,為什麼還被老師挑惕呢?要寫出自己的見解看似不容易,萬事起頭難,但只要抓住思考的要點,就可以繼續往下寫。構思自己的評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你贊成或不贊成這篇研究的論證?為何贊成?為何不贊成?根據摘要,把原因一一寫下來。當然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因此這時候要適時地運用一些evaluative language,例如延續上面的例文:

These studies are illuminating since they shed new lights on the ways in which we understand the modern world. For instance, the analytical notion conceptualized by A is useful in approaching non-western cultures. (之後可視篇幅需求繼續舉更細緻的例子,或往下討論下一篇文獻)

這邊的illuminating、useful都是evaluative language,類似的形容詞還有許多,可參考Swales and Feak,p. 188。當然除了正面的形容詞,也可以運用一些負面評價的詞彙,例如limited、reductive等等。一篇好的研究所引發的迴響,必然有正反兩面,雖然評論者可以對其所探討的研究有所偏愛(或批評),但若能指出相對的優/缺點,寫出來的討論也會更紮實。而在這正正反反的寫作與思考過程中,作者(即評論者)的聲音也就逐漸顯現。

再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搭橋~以前人的學術為基礎,跨入作者自己的研究範疇。在下篇文章出現之前,請讀友們繼續好好練習喔~

p.s. 1 這篇文章中的範例是我取材自我自己的研究題材中,純做舉例和示範參考用途
p.s. 2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的Amazon網頁在此,我引述的是第二版,但現在已經出到第三版囉。



Friday, May 6, 2016

跨領域的SoP寫法


(圖為去年初夏的Boston Common)

四五月之交,陸續有留學文件編修的客戶來分享學校錄取的好消息,時序由春入夏,下一年度的申請季節很快又要展開。距離我上次寫SoP相關文章也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這一年來因為編修服務的關係,讀了很多各式各樣的SoP,累積了一些經驗,終於可以來寫一個很有意思,但也富於挑戰的主題:

怎麼寫跨領域的SoP

「跨領域」這三個字在最近越來越流行了,且不說CS、data science等領域引領時代風潮,吸引眾多申請人跨足嘗試,我自己覺得,在求學的過程中改變領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人的興趣本來就會隨著學習和職涯發展而有所變化,想透過下一個學位來學點不一樣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說到跨領域,有誰比我跨的大啊XDD~~)。因此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如何「跨」入某些當前熱門的領域,而是討論任何改變學習領域的申請狀況。當然,我的分享是以編修過許多各種跨領域的SoP的經驗為基礎,因此這邊的討論,當然也可以應用在任何特定領域之間的轉換。

「跨」這個動詞,表示某種距離的存在,這個距離就是申請人原有專業,和未來想轉入的專業之間的距離。因此,如何在SoP的陳述中,有效縮短領域之間的距離,就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首先,要誠懇面對自己的申請動機,然後有技巧地表達出來。誠懇面對動機是一件很簡單又困難的事情。許多人留學的前提,是能進入一個有明確就業前景的領域,這絕對是很正當的動機。但這個前提,在實際寫作時卻會產生說服力不足的問題。主因並不是動機有誤,而是這個動機只對申請人自己有用,對學校方面來說卻意義有限。畢竟有就業前景的領域大家都想申請,學校為何只給你機會,而不給其他有一樣理由的申請人機會呢?再者,這樣的前提,有可能讓申請人撰寫SoP時畫地自限,因為內心想著「啊我申請這個,就是因為以後好找工作」,而無法進一步深思申請的動機和自己真正的追求。這樣一來,就可能會為了填補申請動機的空缺,而寫下一些和自己內心想法沒有真正連結的客套話,例如申請醫學相關的就說小時候家人受病痛所苦,所以從小下定決心習醫,但這類的客套動機,人人都寫得出來,也人人寫得類似,有寫沒寫,差距不大,無法真的為自己的申請加分。

當然,如果你選擇轉入一個相對冷門一點的領域,那你肯定是對這個領域情有獨鍾,但你仍需要面對新(你要轉入的)領域的讀者,真誠表達出對他們而言也有意義的動機。

接著,如同上面所說的,原領域和轉入領域之間一定會有一段距離,而申請人就是從此岸到彼岸的橋樑。因此構思SoP的第二步驟,就是要以你為中心,建立連結,當連結建立的好,這個「跨」所產生的距離就不是問題。表達時技巧很重要,但表達的重心不是的詞彙。華美的形容詞大家都會寫,但每個人真實的生命經歷才能帶給你的讀者記憶點。按照這個邏輯,我不太贊成SoP通篇都寫只寫新領域,而不提舊領域。這樣會給讀者一種人生的斷裂感(這樣我們的橋就搭不起來了),不理解過去,就無法真正穩健的設想未來。所以在寫跨領域SoP的時候,請回頭好好尋找那些讓「自己成為現在的我」的蛛絲馬跡,這些痕跡一定存在,細心把它們挖掘出來,以這些痕跡為線索,和「我所期待的未來的自己」進行連結,把縫隙一點一點的縫補起來,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從來不是迷茫地跳耀。這樣重新理解,肯定了自己,底氣足了,讀者也會真正對你這個人有興趣,進而支持你的申請。

當然,面對新領域,有時還是難免心虛。比如可能到了大三大四才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但還沒能在學校完整的修過相關課程。好學的孩子會透過線上課程(如Coursera)自修,但又覺得似乎不比學校的正式課程來的有說服力。這時候就要適時地加入更多的細節,具體說出你從這些課程中培養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收到啟發,想追求更專業完整的訓練。如果你離開校園已久,那豐富的工作經驗就是你的強項。許多時候,社會大學所教的比學院更豐富有趣,你在工作上有哪些觀察?處理過什麼樣的案子?是什麼樣工作上的經驗,激發了你放下工作,重新投入全職學習的決心?

建立自己的連結,講只屬於你自己的故事,讓垮領域的背景成為讀者記憶點,豐富自己的人生,也豐富你即將投入的新領域。

最後要補充一點:跨領域申請博碩士班的邏輯稍有不同。如果你志在申請碩士班,上述原則可以完全適用,且應該也足夠。如果你要申請的是博士班,那你需要的是一份紮實的研究計畫,和一直待在該領域的申請人所寫出來的研究計畫,有同樣的學術水準。而本文所提出的建議,則可作為寫作SoP時的熱身運動,在客觀的學術基礎上對讀者動之以情,必能一舉申請成功。

這篇文章不知不覺寫了好長,希望對於正躊躇如何跨出下一步的讀友們有所幫助,能勇敢進入新天地,展開人生新局~

Monday, May 2, 2016

SoP編修心得分享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春天真的是歐美學校放榜的季節,前幾天又在PTT譯者版看到編修客戶的分享文。這位同學申請的是荷蘭農業管理行銷方面的研究所,在和他合作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照顧花卉的知識(我自己非常愛花),如今這位同學也即將去荷蘭讀書了,希望他能將美麗的台灣花卉推廣到全世界:-)

作者  brian6212 (抓猛)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 推薦aboa 留學文件SOP/CV編修
時間  Sat Apr 30 10:58:15 2016

◎帳號(譯者或案主):brian6212

◎評價(正評或負評):★★★★★

○事由:

編修留學文件:SOP & CV or 短篇essay

當初會找上aboa是因為其豐富的編修經驗,其本身具有人文、理工背景,時常給予留學版
的板友留學文件建議,同時,aboa也常常在板上分享英文寫作心得及方法,有興趣的板友
可以先在板上搜尋他的文章。聯繫上aboa後首先他會先行詢問案主交件日期及投稿學校的
文件規定,個人覺得這非常重要,為每所學校客制化將大大提升申請成功的機率!!


依據不同文件所需時程不同:
【SOP】 案主提供近1000字的英文草稿,編修時間近三週
編修時間共三輪,第一輪根據案主所提供的文件進行基本文法修飾、修辭,並強化文章
段落與段落間的連結,經過第一輪的修飾後回到手上會覺得文章的氣勢完全不一樣,
文件中不時可出現"註解" ,用來提問不清楚的中文原意及專業詞彙,讓案主在拿回文章
後能直接補充。再針對需要釐清的問題作出回應後,便開始第二輪編修,這一部分耗時
較第一輪長,aboa會徹底改寫文章架構及內容,再拿到文章時內容會充滿native譯者
的筆觸,文章脈絡一氣呵成,不僅成功說出申請動機,也讓讀者看完會勾勒出想進一步
認識你的意願,已是一份近完美的SOP,在與案主作最後內容確認後,aboa會再仔細檢查
文法及格式,再拿到就是一份完美的SOP


【CV】 案主提供兩頁的個人經歷,編修時間一週
履歷修編共兩輪,第一輪就案主所提供的履歷內容作格式修改、文法修飾,aboa會針對
CV所列的每一點學經歷提出問題,於第二輪編修後會以一句話扼要說明/描述,讓讀者明
白每一段經歷所獲得實質經驗。

Essay】 案主提供兩頁的短篇論文,編修時間一週
由於部分學校要求提供短篇學術研究,與aboa接洽後排定時間一週內就拿到文件,內容
主要潤飾文法、改寫部分文句,這部分與SOP類似。


最後,非常感謝aboa在留學這一路上的幫忙與協助,除了準時交件外,與他合作的過程中
可以發現他是一位仔細傾聽申請者的譯者,尤其案主本身是農業背景,對於在人文、理工
編修居多的aboa來說,透過彼此意見交換讓SOP的內容充滿張力與氣勢,讓我如願申請上
荷蘭學校。

如有對於留學文件包括SOP、CV、推薦信或是短文需求的人,我會強烈推薦aboa,他是
一位能成功引領申請者寫出個人風格的文章及深具專業的資深譯者!!

Sunday, April 24, 2016

SoP編修心得分享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之前編修的客戶申請資管(Information Management)領域的美國碩士班,獲得多間學校錄取,在PTT譯者版寫了一篇心得分享文。當時接這個案子的時候時間相當緊迫,但很高興有好的結果,也將文章轉貼在此給讀友參考。

作者yeuan (心要夠堅定)
看板translator
標題[心得] aboa 留學SOP潤稿
時間Sun Apr 17 18:46:40 2016

◎帳號(譯者或案主):aboa

◎評價(正評或負評):極正評

○事由:留學SOP/CV潤稿

由於本身因為英文程度很不好  所以和GRE及TOEFL纏鬥非常久

考了N戰都無法達到滿意成績  加上我是無法分心同時準備兩件事的人

所以一心想考完才開始寫SOP  就這樣一拖再拖  一直到12/19才考試結束開始動筆



用了一個星期寫完並請別人修改  苦等一星期結果收到的是非常中式的英文(大崩潰)

距離第一間學校截止只剩五天! 那時真的很絕望  就跑來翻譯版爬文看有沒有機會補救


因為很緊急所以我沒時間慢慢挑選  就相信直覺  稍微看一下譯者就寄信詢問

很感謝當時aboa願意接我的案子  用最快的速度處理


在等稿子的時候我真的非常緊張  因為如果失敗了就真的沒時間再改

但結果令我非常的驚艷  因為aboa不是只幫我修正文法錯誤

而是整個讀過之後改寫  文章架構全部打散後  重新一段一段建構

並刪去很多不重要的細節(我知道英文作文要講重點  但受到中文的影響

儘管你覺得你已經挑重點寫了  但在母語人士眼中還是冗長不必要)

原本的文章自己讀都覺得很鬆散  氣勢不足

但經過aboa的改寫後變得一氣呵成  非常緊湊且吸引人

而且非常準時地完稿  讓我有驚無險的在截止前送出

還有很厲害的一點是  很多學校有要求SOP 500字內

所以我有請她修改成短版本  拿到時刪減了200~300個字

但我第一時間讀下來  覺得內容幾乎沒變

所有精華都有保留下來  一時之間還真看不出刪掉哪邊!



因此後續我在申請我的dream school時  學校要求要寫additional essay

我也是請aboa修改  順利突顯了我在SOP中寫不下的其他個人特質

最後也順利錄取了!


由於我的GRE、TOEFL、GPA都不高  所以我真的很擔心一間學校都申請不上!

但最後成功靠著SOP加強了我的工作經歷及其他表現

成功申請上7所美國的研究所  我真的由衷地感謝她的幫忙!

總之  aboa是一位負責且認真的譯者  把文件交給她  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

Thursday, April 21, 2016

Miss Wu 開課衝衝衝 (II)--課程大綱是什麼?


(圖為我這次開課的公開課程說明,放在UCLA的選課網站上,日後也是一項歷史資料,先來個螢幕快照存檔:P)

時間很快來到本學期的第四週,不知不覺Miss Wu的寫作進度又落後啦,一學期只有十週的quarter制就是這樣緊張刺激。這次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編寫課程大綱的經驗談。

課程大綱(syllabus),是一門課的骨幹,包含了課程敘述、評分方式、各項作業繳交期限,以及最重要的每週課程安排等等。從課程敘述可以看出一門課的教學目標,而作業和每週進度則是學生最關心的選課依據(嗯,當老師的也當過學生,所以知道選課的務實考量)。

這學期我開的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1890-1937,是給大學生的討論課(seminar),一星期三小時,分成兩次上課。因為是seminar,所以相較於由老師傳達教學內容,更看重的是培養學生從閱讀中發掘事實,整理論點,並進一步分析和寫作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課程結構,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原本就會比較密切,而這次我自訂的開課的題目又和自己的研究領域有直接相關,因此每次上課都和學生一起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從討論中得到新的觀察和觀點。雖然帶學生討論是一件腦力密集的活動,但因為收穫豐富、精神豐滿,下課時常常覺得神清氣爽(果然是教書人來瘋無誤)。

回到課程大綱,其實寫課綱並不容易,以主題安排每週內容,需有一貫徹頭尾的邏輯,短短十週,有時覺得可放入的主題太多,有時又覺得太少。以這次開課的題目來說,我想講文化史、又想講點思想史,因此在第一週和第四週安排一點背景知識的閱讀,在這中間則穿插數週主題式的討論。每一週的閱讀份量安排也是個大學問,有時需要實驗才知道學生可以應付的份量多寡和難度高低。當然啦,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突破既有能力,因此課程的份量設定,絕不是學生的底標,而是高標。但高標要如何拿捏,能維持挑戰性,又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享受突破自我和擴展知識的成就感,是老師很大的一門功課。

寫課程大綱的另一項挑戰就是派作業。前面說過討論課的教學目標是想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的整合能力,因此這門課沒有期中期末考,但要求學生在期末的時候交一篇長約15頁的期末報告。我一直覺得,若是在學期過程中,不導引學生一步步準備報告,只要求他們在期末直接交報告,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事情。學生錯過了學習的機會,老師在期末收到的報告品質不理想,也得花更多時間批改。要如何在學期中幫助學生一步步形塑出一篇期末報告?繳交作業的日期就是一個簡單的時間表:

第四週:短編review essay,作為診斷學生的寫作狀況用
第五週:250字期末報告摘要
第七週:一至二頁期末報告大綱
第九週:期末報告初稿
第十週:學生在課堂上報告自己的寫作內容和進度
第十一週(期末週):完整期末報告

這樣的設計將寫作過程拆解成數個小部分,帶領學生從短篇寫到長篇,從報告的概念發想開始,進行到報告的骨幹,逐步填充內容。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會得到老師的回饋,每個作業之間都相隔兩週,讓學生有時間根據老師的回饋,邁向下一階段,進一步調整報告方向及搜集、分析所需材料。雖然說最後的成品好壞,有很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學生個人的努力,但學生和老師一起完成這個過程之後,在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可以達到八十分以上的程度,日後就可以繼續精進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合作和溝通是最重要的,下一篇我會來談談這次上課討論的情況以及一些感想(當我改完第四週的review essays之後我就會有時間回頭來寫部落格了,嗯)。


Saturday, April 9, 2016

從留學考試到學術英文寫作--Part III 關鍵字&摘要寫作練習

(圖為幾本我喜歡的英文寫作和編修參考書,都是設計精美,內容實惠喔)

延續Part II 的內容,這篇文章主要來講兩個可以「讀然後寫」的練習法,完全可以自己練習,自己當自己的老師。這次我們的目標是寫出一篇約350~400字左右的摘要,步驟很簡單如下(怎麼寫得有點像食譜:P):

首先,找一篇你想拿來練習寫的閱讀材料(關於怎麼挑選閱讀材料請參考Part II),例如說我找這篇紐約時報上討論拒絕使用social media的文章,把文章通讀幾遍(閱讀不是這邊的重點,所以就不詳細討論),盡量讀懂。

然後,針對這篇文章,自行設定五個關鍵字 (關於關鍵字的選擇,請參考如何讀書做筆記的Part III),以這篇紐時文章為例,可以選的是:social media、privacy、data collection、online surveillance、和Facebook/Twitter。

關鍵字選出後,進一步思考這些關鍵字在文章中的意義,並根據這些關鍵字,思考文章的主旨。例如文章討論的是在社群媒體(Facebook/Twitter)蓬勃發展下,個人隱私(privacy)如何受到各種有形無形的網路監視(online surveilance)和資訊收集(data collection)的威脅,以及為何有一些人開始拒絕使用社群媒體。

在用一兩句話將關鍵字串聯成很簡短的摘要之後,將這一兩句話進一步擴充成essay。當然一下子要從一兩句話寫成幾百字會有點困難,這時候可以用很簡單的自問自答法,根據文章,問自己一些問題,然後寫下這些問題的答案,essay的雛形就會出現了。例如關於這篇文章,可以問:
Why people choose not to go online?
What are the issues at stake?
What's the larger social/technology context that develops the phenomena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這時候你已經開始寫摘要了,先針對每個問題寫下幾句的回答,再斟酌句與句之間的連結(不然讀起來會像是條列式的回答而非短文)。特別要注意的是主詞須盡量一致,既然是摘要,重點在引述、整理文章內容,故主詞可以用the article、the author等等(如果一開始就要進行嚴格定義下的科學學術寫作,依照行規也可以用被動式的寫法,例如it is observed that some people today refuse to use social media...)。

以上,按照步驟,你就已經完成一篇文章摘要囉。只要將以上步驟一直反覆練習,假以時日,就可以自然而然,很快速且熟練地針對你研究領域相關的學術著作寫出有效的摘要。在下一篇的文章中,我們會來討論如何以最基本的方式,在寫作中導入自己的聲音,和既有學術進行對話。



Tuesday, March 22, 2016

Miss Wu 開課衝衝衝 (I)--相信你能進步的力量

新學期新氣象,趁著短短的春假來準備下學期要教授的課程,也同時在部落格連載在美開課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囉。請原諒我用這麼直白有力的標題,Miss Wu只要教起書來就是個人來瘋,會自然產生一種愛講又愛教的興奮感。其實持續在部落格寫文章,面對的是隱形的讀者,也需要一點這樣好為人師的自得其樂,才有動力啊,你說是不是啊:P

在開始正題之前,跟大家分享心理學家Carol Dweck的TED talk: The power of "not yet"。整段演講都非常實在(有清楚的定義和科學實證),又很激勵人心。



演講的內容就請大家自行欣賞,我想說的是,我所理解的growth mindset和教學的關係。以我粗淺的認識,Growth Mindset簡單來說就是,我,相信自己具備一定的能力,透過學習的過程,能習得原先我所不知道的東西,完成原先我無法做到的事情。這個學習的過程可能很漫長、也許會遭遇很多挫折,也許時時需要用盡十分力氣,但只要我願意學習,我就可以和過去的自己不一樣。根據Dweck,這種心態(mindset)在科學上真的能有效促進大腦的使用,好像把大腦的肌肉鍛鍊起來,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發揮成效。

那麼Miss Wu 今天作為一個老師,為何一開始談的是學習,而不是教學呢?因為我想作為一個老師,首先自己要理解並相信學習是有意義的、才能設計能吸引學生投入的教學規劃,和學生一起完成課程。也就是說,不只是學生要empower 自己能學,老師也要empower自己能教。更進一步去想,老師得先想想以下問題:

我有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我希望我的學生在每堂課的開始前和結束後,有沒有哪些具體的不同之處?
我希望在整個學期的課程結束後,我的學生和過去相比,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是否有著不同的立足點?
我希望我的學生關於這門課,能記得哪些東西?

這些問題,是一個老師在教學時應該構思的願景。透過回答這些問題,老師能具體思索,如何透過教學,讓學生和過去有所不同。老師的角色,既是學生的嚮導,也是旅伴。在學習的旅途上,幫助學生變化,也體驗自己的成長。

對於我自己來說,在美國讀博士班到完成博士學位,也經歷了從學生、助教、到獨當一面授課的成長過程。對英文非母語的我來說,能用英文在美國校園開授自己的專業領域的課程,是一個很大的滿足。回想起來,不也時時印證了growth mindset所「我相信透過學習我可以有所不同」的核心意義。

開場白先寫到此,在知道學習有意義,對大腦健康有好處之後,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從課程大綱的擬定開始,聊聊怎麼設計一門課。

Thursday, March 17, 2016

從留學考試到學術英文寫作--Part II 從言必有據開始

各位好,春假我真的比較空閒(?)
因此學術英文銜接準備的Part II很快的來報到囉
關於此系列的的寫作動機,請看Part I 複習:-)


(圖為博論截稿前夕,對自己的稿件已經麻木,感謝好朋友大方出借的fresh eyes幫我進行最後的proofreads)

這一章要正式進入留學前學術英文寫作的know how了。學術寫作的第一宗旨是言必有據--不論此「據」是前人的研究累積、你所搜集來的研究材料、或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的個人見解。言必有據的目的是確定寫作者和他者(例如留下研究成果或資料的人)的關係,進而建立自己的聲音和定位,明確展現出寫作者自己的「不同」,甚至於有所創新或貢獻之處,將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成果透過文字表現出來。

學術寫作和留學考試,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學術寫作一定要有「讀,然後寫」的能力。有別於留學考試的英文寫作是針對某個「題目」或某個被選定的資料回答問題,學術寫作多半是針對一個議題(針對某議題可以有很多種問問題的方法),或是一群資料來寫作。要注意的是這個學術寫作和留學考試之間的差別,並不在於篇幅長短。短短的一篇400字托福寫作,可以沒有citation直接舉日常生活或常識中的例子,但短短一篇400字的論文摘要卻還是要引述作者意見(雖然也許不需要有citation)。

(說到讀讀寫寫,突然想起,有次我親愛的博論指導教授對大學生談及歷史學家的工作內容,就是讀了又寫,寫了又讀,無限repeat......。所以要走學術這一行,真的要愛讀又愛寫,或者至少能接受一直寫寫讀讀讀讀寫寫作為生活日常。)

因此,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要讀什麼閱讀的材料。在這邊我有兩個建議:

1. 也是最簡單的,找一本你領域內的專書或論文來讀就行啦。這邊我們的重點是寫作練習,所以不需要真的讀很多東西才來寫。以專書為例,讀完introduction就可以開始寫作練習了;論文也是,相似題目不必讀個四五篇,讀過一篇就可以開始練習寫了。

2. 是找一些篇幅較長,內容深入有趣的專題報導來做寫作題材。我很推薦紐約時報的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裡面的長篇專題或分析作為寫作的題材,這邊的文章多半不僅止於針對單一新聞事件進行報導,而是針對某些重要的議題,做比較長時間的觀察或較為廣泛的調查。例如這篇關於歐洲難民危機,就是由記者在當地訪問了與此議題相關的各種立場(難民、當地居民、政府機構等等),佐之以實地的觀察而寫成的長文。

上述兩點選材,共通點就是,就是閱讀的題材要夠「厚實」,讓你有東西可以引用、思辨,以自己的聲音和原作者的聲音透過寫作來進行對話。以1.來說,重點在於該專書/論文與的內容與學術貢獻(或更進一步說明該研究與你的學術計畫之間的關聯);以2來說,由於閱讀材料本身就是取材廣泛,多元意見並陳,因此最適合拿來練習如何掌握長篇閱讀的要點,簡明扼要地寫出長文論述的主旨,以及各種意見和立場之間的正反辯論。

閱讀的題材有了,接下來要寫什麼呢?在下一篇文章中我會以「摘要」這個形式來說明,如何進行最簡單也最基本的「讀,然後寫」練習。





Sunday, March 13, 2016

從留學考試到學術英文寫作--Part I 一些你需要的行前準備


(兩年前於紐約大雪中的一個寫作之旅----東西寫不出來的時候內心也是大雪紛飛啊)

春光正好,又到了歐美學校陸續放榜的時節,收到錄取的同學大概都會抱著一份興奮又有點緊張的心情,開始搜尋各種關於選校、行李打包等等的建議吧。趁著這個時間,我也來針對自己較熟悉的學術英文寫作領域,分享一些出國就讀前的銜接準備,讓大家的留學之路,能從一開始就順利愉快,減少無謂的掙扎,將學習效果發揮到最大。

相信各位若能拿到學校錄取,在英文上一定已經下過一番功夫。不說別的,針對托福、雅思等留學考試中的寫作,不論是自己練習,背模板,上補習班,請家教批改(還有什麼準備方法我漏掉的嗎XD),都是想藉由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精進寫作。但大家也都知道,留學考試的英文寫作,和以英文修讀進階學位所需的寫作任務之間,是有相當差距的。舉例來說,托福的independent writing篇幅最多350~400字,然而在美國求學時的writing assignment一般都從三到五頁起跳(這邊先以人文或社會學科為例)。在寫作時需要處理的資料量更大、內容更龐雜,而所能運用的時間卻更短。而關於寫作銜接上的問題,我在ptt上集思廣益,也收到了許多我自己沒有想到,但卻也非常重要的問題:

想請問茫茫大海中應該找什麼題材練習才能增進學術英文?
如何將paper寫的邏輯跟美國人一樣?
較批判性的文章該如何練習?
覺得如何正確書寫商用或正式的信件很重要
看電影影集吸收比閱讀文章多,導致語句時常過度口語化
希望增加寫作的速度
想知道針對長篇文章或學術報告架構和各段落該如何撰寫

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如何在留學英文及既有的英文基礎上,在有限的時間內(從現在到抵達留學國的半年左右),對未來高強度的英文寫作有一定的準備。在進入正題之前,還有兩點要提醒大家:首先是托福成績和學術英文寫作沒有絕對的正相關。我當年托福考試的寫作最高只有24分(當時全靠自修去考了兩次,第一次只拿到22分,24分還是考第二次的分數...),這分數不論怎麼說都不算高(慚愧),但這並不影響我後來能一步步培養出來的學術英文寫作的能力與韌性。其次是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全掌握學術英文寫作是不可能的,入學之後挫折還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但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以及培養出一些方法來解決這些挑戰,是未來留學之路能順利發展的基石。

So, what to expect?
(我很喜歡英文裡面的這個說法,意思大概就是「所以接下來我們會面臨什麼呢?」,生活中的下一步,是有備而去,不盲目)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大學(或大學以上程度)的寫作有幾個特點,可以分為幾類。一類我稱之為學術英文寫作的結構性問題:篇幅不一定長,但內容要具體準確有根據;因此寫作是對於研究資料(可能是原始資料、或學術文獻)進行處理之後的表達,故消化資料和表達意見的能力一樣重要。若再考量求學時的時間壓力,則還必需提升考慮閱讀和書寫的效率。一類是寫作本身的問題,例如用字、句型、邏輯、段落與章節安排等等。在後續的系列文章中,我會針對這些學術寫作的特性,考慮到大家既有的英文程度與學習資源,提出一些準備的方法與要點,讓大家在知道what to expect的情況下,能好好的展開what/how to prepare。



Thursday, March 10, 2016

一個新的里程碑(以及未來部落格寫作系列的小預告)


(美國大峽谷初春的一場瑞雪)

自從去年年終的回顧文之後,部落格又安靜了一段時間,最主要是忙著把博士論文殺青,取得UCLA的歷史博士學位。有句話說「行百里,半九十」,但那最後的十里路,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一點都不短。要完成一本書(嚴格來說,博士論文只是一本書的雛形,距離真正的書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有太多細節需要注意,諸如編排頁碼,製作封面,封面頁與書目的製作及校對等,真是把那最後十里路拖得漫長。但走完百里,完成一本將近三百頁以英文寫成的論文,花了多年的時間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確實是一件能讓人充分體驗自我成長之樂趣的事情。專業研究上的收穫與反省且先不談,這篇小短文先簡單回顧一下一些收穫:

首先是如何將一個學術上的想法,逐步發展成一個具體且完整的研究計畫,並且得到初步成果。很幸運的,我從申請博士班到畢業,從來沒有換過論文題目,因此有充分的時間和將當初有趣但不成熟的想法,逐步修正,擴充,一方面建立整本論文的結構,也填補各論證之間的縫隙。整個研究計畫像是一個有機體,在前人創見與自己的澆灌之下,慢慢長大,目前雖然離成熟階段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也已經抵達了青春勃發的少年時期。完成了論文,培養出一定的信心和能力,來處理專書篇幅的研究計畫,以不同種類、性質的材料為經緯,交織出一幅屬於自己的學術作品。這種處理規模較大、複雜度較高的研發計畫的經驗,相信也適用於其他行業規劃和整合上所需的能力。

其次是能駕馭長篇幅、結構複雜的學術英文寫作。回想將近三百頁的論文,居然是從當年(透露年齡XD)兩三頁的申請學校SoP發展而成,真覺得不可思議。從三頁,寫到五頁,十頁、二十頁,四十頁(差不多約為論文一章的長度),以至於數章各有論證而彼此能相互串連的稿件,最後完成一本論文,這過程中不乏筆力枯竭,腦思呆滯的時候。在兩年多的論文寫作過程中,要能達到寫作目標,不在於寫得快,而在於寫得持續、長久。只有不斷輸出,寫作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才能逐步提升。一般都說「紙上談兵」是空談,但寫作唯有靠「紙上練兵」才能有實際效果。

回顧過去,想像未來。思考和寫作就像人的體力,一時不鍛鍊就會流失。為了自己大腦的健康著想,寫完論文之後,我還要繼續思考、繼續寫。先不說歷史研究專業上已經構思許久的寫作規劃,在部落格這邊接下來有兩個寫作的規劃:

一是針對即將在今年秋天出國讀書的讀友,提供一些學術寫作上的經驗分享和方法建議。相信大家若能拿到留學錄取,在英文上必定已經下過一番功夫,在留學考試中的寫作項目中可能也取得相當好的成績。不過大家也知道,留學考試的英文寫作,和實際在英語環境中學習所需的寫作能力,是有相當差距的。我準備以一系列的短文(像是如何有效地讀(很多本)書這個關於閱讀的系列),針對留學考試和學術英文之間的銜接、需有的心理準備、實際的練習方法等等,幫助大家在出國前盡量打好一些基礎。

二是下學期我將在UCLA歷史系開設自己的課程,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我會在部落格針對這個課程做即時的文字轉播,從課程規劃、教學方法、師生互動等各方面,讓各位讀友有機會一窺美國大學課堂的實況。透過這個系列,我希望能提供一些具體的觀察和體驗,讓大家可以思考所謂美式教育的內涵與實作,更進一步想想這樣的教育是否適合自己,在追求出國進修的路上可以走得更加踏實。

論文寫太久,連寫篇小短文都有寫研究計劃的fu(明明就還在春假中啊~)。感謝讀友支持,未來的日子,對於我的思考和寫作,也請多多指教:-)


Tuesday, March 8, 2016

SoP編修心得分享 (MBA essays)

前陣子有機會幫助認識多年的朋友,在工作多年之後,回到學校進修MBA學位。看到她的心得文,非常開心,也和部落格的讀友們分享。

作者  kaimuggle (後悔的刺青)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 aboa 留學文件 mba essay
 時間  Wed Dec 30 09:27:36 2015

◎帳號(譯者或案主):kaimuggle

◎評價(正評或負評):正評

○事由:編修留學申請文件:Essay

 開門見山不諱言我跟Aboa認識已十年,但我也非盲目挺親友之人,在看過前人的推薦心
得與自己親身被服務修改之後,才到Aboa的臉書粉絲專業按讚。而且親兄弟明算帳,買方
價錢上不因為交情而對朋友殺價;賣方服務上也不失專業,貫徹Aboa對誰都一致的原則:
先抓心再修改。

Aboa沉穩的態度與高深的修養,在溝通的時候帶來安心感,會有一種可靠的感覺,也會從
談話中更了解自己,無論是不足處的補強還是如何把自己的優點用更精練的文字準確地呈
現,毫不拖泥帶水,句句重點,字字到位。例如我個人可能會拼命敘述一些自己以為講出
來讀者會非常佩服與驚艷的情節,反而太過瑣碎,讓試讀的人覺得旁觀者看到的優點失焦
,其實一句話就能囊括了。每個人端出的初稿一定是自認嘔心瀝血滿意之作,但Aboa以平
和的語氣加上幽默的口吻讓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大作其實是小題,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花
這樣的價錢十分實惠值得。我得到了一個offer,也確定要去就讀,故撰此文感謝他的付出。

案件類型與成交價格 :

以下各一篇

    0-500字 台幣 1800元


 500-1000字 台幣 2400元

SoP編修心得分享 (社會學、舞蹈研究)

感謝一位編修客戶寫的心得文,全文照列如下。這位朋友的研究興趣和我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表演藝術的學術史)很接近,在編修她的writing sample時,我也得到很大的啟發。祝這位朋友的留學之路鵬程萬里:-)

申請學位:博士班
申請領域:社會科學(表演藝術研究轉領域申請社科)
協助文件:SOP、英文碩論及獎學金文件
結果:已於2015年錄取並獲得獎學金

在網路上看到Aboa的介紹後直接與她聯繫並請她提供相關作品參考,了解彼此以及相關費用後便請Aboa協助。

申請文件的潤稿以自身的經驗看來有幾點是申請人會考量的項目。第一時間。在這點上和Aboa達成共識的過程非常順利。她是一位非常負責任也很懂得申請人焦慮的潤稿者。由於潤稿並非一蹴可幾,Aboa收到稿件後會提供工作流程,例如需要幾次潤稿、大約幾星期或提供預計回覆日期,讓申請人能有效掌握進度。此次請她負責的文件有三種,雖一開始是依序分別進行,但中間潤稿往來一定會有重疊,不過由於雙方默契良好且Aboa會耐心說明進度因此完全不需擔心。

再來最重要的是文件內容。要同時掌握申請人風格又要能言簡意賅是最好的狀態。這次的合作中,也許是因為Aboa自己的研究和我的研究屬性相似,尤其在英文碩論的潤稿中並沒有太大障礙。雖然書信往來非常多次,但在一次次的說明與討論中,除了讓Aboa更了解外,最大的收穫還是自己也對過去的研究有了更深的體悟。Aboa認真看待我的回覆,使盡最大全力讓文章好讀又能保有申請人的風格與堅持,實屬不易。SOP也是讓原本看似晦澀的表達方式,以簡潔有力的句型詞彙直指要點,使審查委員能立即掌握SOP的重點與脈絡。同時Aboa也不吝給予任何意見,甚至會不惜多花時間與精力也要讓申請者的SOP至臻完美,委託潤稿中還能獲得鞭策是意想不到的附加價值。

第三點雖然和文件本身沒有關係,但其實會影響合作關係良好與否的關鍵就在於性格。撰寫獎學金申請文件時,由於自己疏忽發生了一些問題。但時間緊迫實在只能先寄出進行潤稿。在我和Aboa表明這一切之後,她非常用心以及神奇地幫我解決了問題,且面對突如其來的插曲Aboa不僅沒有表示一絲不悅甚至還大力協助給予鼓勵,讓人感受到她的同理心以及真正為申請人著想的氣度。


Aboa的用心與實力在本次協助中一覽無遺。合作關係將近兩個月,因為有她的陪伴及支持打氣,最後才能真正走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這樣的關係已不只侷限在申情人與潤稿人的一來一往,更多得是為理想奮鬥惺惺相惜的夥伴情誼!

SoP編修心得分享 (環境工程、綠建築)

轉po一篇同學關於SoP編修的心得
和這位同學後續合作了多篇文件
很感謝他對編修服務的肯定:-)

作者  patrick0302 (青平飛)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 推薦留學文件編修-Aboa
時間  Thu Oct 15 10:12:03 2015

◎帳號(譯者或案主):Patrick0302

◎評價(正評或負評):★★★★★

○事由:編修留學申請文件:SOP&CV

編修的時間,前後大概歷經了2~3個禮拜、來回了3次的編修
(由於CV的問題不大,僅經過1次編修)

第一次的編修,我是將自己寫好、大約2頁的SOP交給Aboa
她在SOP的word檔案上面,新增了很多”註解”
包含了強化一些豐功偉業的細節、拿掉關聯性較弱的枝微末節
和 新增一些SOP中應該要交代的段落
除了將修改後的檔案寄回給我,也約了Skype的線上討論
確認每個修改的小細節是否有理解上的出入
也同時花時間說明為什麼需要增減一些文字,來強化SOP的整體論述

我認為,第一次編修是內容異動最大,也是最需要和編修者的互相溝通理解
這一點,我認為Aboa做得很好,同時Skype上也有一個愉快的談話
(但不確定Aboa在申請旺季時的接案情況,如有需要Skype可能得再跟她確認)

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編修
著重在增減文字後,對於SOP整體論述的影響
因此,還會需要一些細節和論述解釋上的微調
相較第一次,修改的幅度就小了許多
到了這個階段,也漸漸可以看到整個SOP的輪廓是否和自己的期待相符
我必須說,最後成型的結果非常令我滿意
除了將原本想要提及的事蹟強化了不少
和program間的連結也能清楚的表達出來

整體而言,我認為Aboa的編修最重要的是:
她能夠仔細的傾聽申請者的想法和脈絡
輔助申請者去思考和補充SOP中更核心和重要的論述
而非僅用花俏和華麗的字眼去包裝整體

如果有留學申請文件需求的人,我會強烈推薦Aboa
她是個能夠引領出申請者的風格和事蹟的優秀編修者!